当前位置: 备案域名 > 互联网新闻 >

当过年回家从归途变畏途

12年前的春节前夕,刚红不久的青年演员王宝强跨界发布一首新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并在歌里用和他的荧幕形象一致的朴实方式唱道: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家里总有年夜饭 有


12年前的春节前夕,刚红不久的青年演员王宝强跨界发布一首新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并在歌里用和他的荧幕形象一致的朴实方式唱道: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家里总有年夜饭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亲人从来不会嫌我烦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年后再折腾一番”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8个字以如此接地气的方式高度概括了彼时在外务工人员的现实与乡愁,在登上2008年春晚舞台后一夜走红。随后的很多年里,它甚至成为了新时代的俗语,成为了每逢过年回家前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发语词”。

 

十年后,仍旧是春节前夕,刚红不久的青年神曲制造者金承志发布新曲《春节自救指南》,同样以过年回家的主题,合唱里的歌词却是这样:

 

“人生就像一块巧克力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就像你每一次回家

也完全不知道你的亲生父母和各种亲戚

又要给你出什么样的考题”

 

这首将父母逼婚、亲戚围堵、熊孩爆炸、隔壁老王等春节顽疾摆上台面的曲子注定无法登上春晚,但是发布后数小时之内就传遍了中文互联网世界,而它走红的根本原因与10年前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模一样——唱出了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在面对过年回家问题时的现实和情绪

 

在过年回家这件事情上,以上两首歌曲所体现的情绪每年都以“矛盾统一”的方式缠绕在中国城市的上空,抢票难的新闻与“如何逃避回家父母亲戚的XX问题”的攻略段子冲进同一条信息流,对家的爱与怕又将人们分裂开来。



当我们说过年不回家时,我们在说什么

 

回家团圆是春节的最高要义,但时代正使它逐渐消解。

 

2014年年底,有媒体曾发起“2015 年过年你回不回家”的网络投票,结果显示,有近三成的受访者选择不回家 ,到了2016年,这一比例涨到了近50%,当年的一份春节大数据调查显示,只有53.4%的人选择回家过年,而这其中有34.3%的人选择了在工作所在地过年坚守岗位,还有12.2%的人去往别处过年。

 

社交半径内过年不回家的朋友越来越多,视线范围中春节的逐项仪式感越来越淡。这其中当然有迫于工作繁忙无法抽身的无奈,但更多的是团圆背后父母与子女的代际矛盾、观念与生活方式差异所产生的现实难题。

 

独立意识觉醒的年轻一代自己在外多年经营出了一个大致的社交和生活的舒适圈,在那里,他们自由地安排起居时间、工作和娱乐,也可以在自洽的择友婚恋观下与他人和自己相处。而回家,就意味着与这样的舒适圈断开链接,突然置身于另一套社交准则下的血缘人际网之中。

 

而中国式血缘人际网中的社交标准,就是分享隐私,彼此知晓对方的隐私越多则证明亲密等级越高,对隐私进行评价和指导则能体现自己在血缘关系中的地位,于是“家”,成了单身的被逼婚、结婚的被催生孩子、打探工作与薪资待遇、被人情往来和被攀比的高发地段……

 

就这样,回家成了闯关游戏。“家”随着人在外时间的增长,逐渐褪去原本温馨的样貌,成了很多人回不去或者不想回去的地方。

 


其实,家成为回不去的地方,并不是因为家变了,而正是因为家的一成不变。

 

一边是年轻一代不想脱离自己建立的舒适区,一边是父母们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观念和相处方式,距离产生的诸多隔阂被长时间地搁置,家成为了一个问题的“压缩包”,只要一点进去冒出来一堆问题,这样一来,人会天然地选择通过尽快缩短自己与问题的接触时间,用逃避来掩盖问题。

 

所以,当我们说过年不回家的时候,我们其实只是想逃避,逃避那个停留在了过去某日,不再适配当下我们精神期许的家。逃避多了,我们会渐渐放大我们要逃避的问题,而忽略了我们对亲情的需要和对父母的关注。

 

“家”和“回家”

 

当我们被一浪接一浪的春节营销催泪大战冲击地无所适从的时候,当我们为自己曾冒出来那个“不太想回家”的念头感到羞愧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家”和“回家”本身意义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社会学对“家”的含义有非常详细的划分,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

 

  • 一是空间意义上的家,即一个可供生活居住的空间、一座建筑;

  • 二是血缘意义上的家,即由夫妻和孩子构成的核心家庭,由祖父母、父母和未婚子女构成的主干家庭和以血统关系为基础的家族;

  • 三是精神意义上的家,即我们所追求的某种生活方式或情感所系的精神家园。 

 

所有不想回的家,和硬着头皮必须要回的家都一样,都只停留在了第一二个层面上。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因此为自己强加“不孝”的罪名,当然也不能侥幸逃脱自己不去改变的责任。

 

让人能充分感到温情和舒适的“家”应该是怎样的?

 

美国著名作家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在其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曾对“爱”的定义有非常经典的叙述: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界限”,就是“舒适区”,在界限内,我们不需付出努力就能应付一切,而一旦“自我界限扩大,我们就能从新能力的获得中收获极大的满足感,推动心智逐渐走向成熟。

 

但是扩大自我界限本身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人会本能地逃避这种艰辛。

 

因而,在家庭中,人们如果能自愿不断拓展边界,彼此就能在满足感中达到更高的认同度,大家的心智也会在改变的过程中变得更成熟,而更成熟的心智则又将继续推动我们持续扩大自我边界。年轻一代要有意识地踏出自己的舒适区,也要邀请父母从固守的生活方式、观念和相处方式中走出来。由此,家庭中的爱会给我们带来共同持续的满足和成长。

 


可见,家的要义是不断改变,家的本质应该是让所有家庭成员感到满足、获得成长的地方。这是家人间获得高质量陪伴和情感交流的前提。

 

或许是就自己存在的问题主动作出一些改变,或许是鼓起勇气向父母说明自己在某个问题上的真实想法,打破隔阂或者寻找大家都能接受折衷方案,或许只是简单的帮助改善一下家里的居住环境……

 

不论怎样,你需要找出那个最让你介意的问题,发出改变的信号。

 

喊你回“更好的家”

 

又到了春节营销的档口,一年年,品牌脱离当代人现实痛点一味呼吁“回家”的声音,难免令人感到负担,因为仅对“回家”的呼吁却忽略了如今人们对“陪伴质量的需求。父母真正需要的不仅是子女形式上的陪伴,只有在更好的家里,我们对于亲情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



欧派今年的春节短片《喊你回家》便讲述了这样一个主动改变,让家和陪伴都回归本身意义的温暖故事:

 

男主从农村里走出来,在事业和家庭上收获了不错的成绩,但因为工作忙碌和担心妻儿生活方式与老家不同,他在又一年过年回家的时刻出现了动摇,但没想到,妻子为他主动分忧,早已着手解决了他担心的问题,父母的挂念和男主的关切最终在一个无忧无虑其乐融融的家中都找到了落点和理解的途径,回家团圆的意义得以真正体现。

 

对于每个人来说,父母和家是我们生命中“爱”产生的地方,我们在这里获得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沉积在我们的身体里成了我们的一部分,随着我们在外漂泊的时间延续,它对我们的召唤就愈发强烈。这样一种深藏于身体的连接,仿佛总能赋予我们随时满血复活的能力。让每个人都不断在这连接中确认自己,这便是家之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我们需要在与父母的相互陪伴中反复找寻这种连接,让自己更好地生活下去。

 

但只有“更好的家”,我们的“过年回家”,于父母、于自己才更有意义。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新年特惠活动,打造“更好的家”。


特别策划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虎嗅APP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mi66.com/html/2019/220.html
------分隔线---------------------------